北京外国语大学论坛考研问答 → 我是如何被北外高翻英汉同传(MA)和复旦翻译学同时录取的
查看完整版本:我是如何被北外高翻英汉同传(MA)和复旦翻译学同时录取的
2016/10/21 21:12:47
这里斯琦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本人今年是魔都一所211大学英专大四学生。三年下来GPA3.82,专业成绩年级第一。专四裸考笔试良好,口试优秀。拿到高口证书,catti没考。各类英语演讲,辩论,口译比赛几乎拿奖拿了个遍。总体来说,口语能力比较强,心理素质过硬。
  但是,可以说去参加北外高翻保研考试的同学几乎人人都“身怀绝技”,所以大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我大概针对性的准备了三个月,如果没有一定口译基础的,建议至少提前一年开始准备。
  首先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北外的几类口译专业。
英语学院:英语口译,专硕,两年
高级翻译学院: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同传)MA 学硕 两年
       MI 专硕,两年
  英语学院的口译专业是近两年才开的。具体情况斯琦也不甚清楚。但是,从保研考试的难度来说,是要低于高翻学院的考试的。而且授课老师似乎也不是高翻学院的那批老师。
  高翻学院的两个口译,其实性质几乎完全一样。听说上课也都是一起上。唯一的差别大概就是MA是学硕,学费低,MI比较贵。从今年的报名人数及录取来看,似乎报名MA的人数要少一点。据传是因为MA招的更少,挑选更加严格,所以很多人不太敢报。
  反正斯琦是坚定的奔着英汉同传去啦。另外今年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北外高翻招的人数总体比上外高翻多,但由于她在暑假已经举办了一次夏令营,并且已经提前预录取了一百多个人,像高翻学院MA就至少录了七八个,所以参加九月份的推免考试还是有很大压力的。斯琦其实夏令营已经获得了英语学院口译专业的offer,但斯琦一直对高翻学院念念不忘,所以果断放弃了offer,选择九月再战。建议大家如果可以,在夏令营就好好把握机会,通过夏令营进入北外自己心仪的专业相比于九月份的推免真的是非常的轻松。有关夏令营的形式内容以及经验心得等斯琦之后会再推哒。
  北外高翻MA英汉同传的考试分为笔试,面试,一天之内结束。早上的笔试三个小时。题型有阅读,完型,句子排序,翻译,作文。 其中要注意,句子排序的分值非常大,几乎每个句子5-7分,所以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注意上下文联系。然后作文的话,北外还是蛮看中内容的,今年是名言警句让结合实际生活写理解。切忌假大空。斯琦写完之后还剩了半个小时,也有同学反映来不及的。所以平时基本功一定要打好。
  中午去缴费,上交材料等等。然后就到了下午的口试部分。
  口试分为三项。视译,英英复述,回答问题。前两项都是大家集体在视听室进行录音。视译的材料还是比较简单的,可能平时练的材料比较难吧。主要讲的是中国的经济改革,比较宏观。注意讲的时候不要倒回去反复啰嗦,也不要断断续续。从视译上就可以看出小伙伴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斯琦讲完之后,大概过了5分钟,最慢的人才刚刚完成,当然也有比斯琦完成的更快的。然后就到了第二项,英英复述,千外别做成英中口译了啊!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北外爱选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作为此题的材料,所以斯琦考前一个月把奥巴马今年的每篇电台演讲都听得滚瓜烂熟,但是今年斯琦的亲身经历证明,这完全是谣言啊。且不说题材是有点偏新闻类的探究电力汽车是否真正环保的,单就语速来说也足足比奥巴马的演讲快了两倍都不止啊。不过大家也不要担心,可以听两遍。所以一定要镇定,把握框架,尽量用原文的表达法去复述。英英复述可以记笔记,时长约3分钟。经历这一题之后,很多小伙伴已经被虐的明显提不起精神了。
  最后一项是依顺序进入面试房间和三名主考官进行交流。提前10分钟会让你抽一个问题来准备一下,可以用笔写下来。然后进去的时候先回答纸条上的问题,接着老师会问一些其他的问题。我抽到的题目时关于interpretation的问题,就是良好的译员要具备哪些素质,以及笔译口译的区别等等。有的小伙伴抽到了G20的相关问题,所以时事热点都是需要关注的。斯琦回答的比较溜,老师足足和我聊了十五分钟。虽然老师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有一些问题我建议大家先准备好,因为命中率极高。像“谈一谈你最近阅读的一本书”以及“为什么要报考这个专业”。
  下面斯琦再来谈一谈针对被外高翻英汉同传专业保研考试的一些准备经验。(其实考研的面试形式和保研差不多我会乱说?)
  笔试的话没什么好说的,《星火英语专八》基本够用了。而且大家不要觉得今年没考改错什么的,改错我就可以不用练了。笔试的形式是不会一成不变的,所以准备的时候还是越全越好吧。词汇量建议达到GRE水平,那你就会非常自信满满啦。
  视译:秦亚群,何群编著的《英汉视译》,这一本书就够用啦。据说北外的指定教材就是这本。视译是同传的基础,好好练。
  英英复述:其实就是有笔记口译练习,建议好好琢磨一下笔记法。很多人会推荐林超伦博士的《实战口译》,但斯琦觉得任何一本口译教材如果你能吃透那也是足够的。不过千万记住一条:笔记只是辅助,尽量精简明了。脑记才是王道,一定要培养短时记忆能力。
  回答问题:BBC英语新闻,China Daily,经济学人,FT中文网。你能想到的英语材料都利用起来,关心时事,多看社评。这里推荐可可英语这个app,真心不错,材料丰富。
  口译基本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出,唯有坚持才是王道。关注斯琦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六点半class。斯琦之后会开设各类口译狂练小组和口语小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练,相信你一定会进步很大。
  复旦大学并没有口译专业,只有笔译的MT。斯琦觉得在复旦学术氛围这么好的情况下不能浪费资源,所以选择的是复旦英语语言文学下面的翻译学方向。就算我们说口译重在实践,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性的学习还是非常重要的。
  复旦英语语言文学下分五个方向: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翻译学,似乎还有一个文艺理论研究(不太确定)。笔试的试卷都是一样的。旦旦完全是测基本功和想法了。整张卷子只有两道题。一,中译英。十句话。谈的是美国畅销小说的发展史。二,作文。谈一谈在英语学习中,是什么阻碍你进一步的英文提升。
  面试的时候斯琦是全场第一个。一间教室,六个老师。(有教授,似乎也有研究生)然后就是一顿狂轰滥炸。问了我将近十个问题,足足聊了二十分钟。问的问题包罗万象。从读过的翻译理论著作聊到了对谷歌智能翻译突破的看法,从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的区别聊到了未来学术生涯的规划。斯琦事先看了几个翻译大家的理论,中西方都略知一二,然后三分靠记忆,七分靠脸皮就这么一路侃了下来。看老师们脸上也都是比较满意的神情。
  想要报考复旦的童鞋们,斯琦对你们的建议就两点。一是基本功。可以发现,复旦几乎不会考太偏太难的题,几乎每年保研考试的笔试都是翻译和作文。所以输出的能力一定要强。二是阅读。早听老师说复旦非常重视阅读,文学,非文学的都好。这样起码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不会被一眼看穿。
  看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好奇了:斯琦,那你最后到底选择了哪所学校呢?答案可能让大家大吃一惊:复旦。
首先要说的是,北外,复旦都是特别棒的学校。无论选哪一所,我的心里可能都会残存遗憾。但是一番思量之后,我还是坚定的选择了复旦。
  一是,我一直都觉得如果热爱口译,以后想往口译方向发展的话,其实不一定非要选口译专业。很多市面上的口译员并不是北外或上外高翻出身的。而实际上,大部分高翻学院的毕业生毕业之后的工作其实是和口译没有关系的。而翻译学,是一个足以让我看清翻译整个大家庭的一门研究,而复旦“自由而无用”的精神也让我向往已久。
  二是,几次去帝都,抬头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心情总是莫名抑郁。从小生长在长江边上的我,心里上对于北京还是有隔离感的。希望享受相对清新的空气质量,所以斯琦还是决定留在上海啦!虽然上外高翻MI没有录我,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但是我会说其实还有一次考CI的机会?!(就是那个一年只招十个人,第一年末还要淘汰的会口专业。目前中国含金量最高的口译项目。)
  接下来,斯琦想打个小小的广告。那就是欢(jian)迎(yi)大家都来关注斯琦的个人公众号:六点半class。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有各自保研的心仪学校,但是不知如何准备。而市面上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又价格非常昂贵,而且针对口译来说的话,又是成本非常大。而斯琦虽然不是什么口译大牛,但是每天都会坚持做一定量的训练,有复述,有视译,有口语speech练习等,相对比较有经验。在这个公众平台上,我会开设一些专项练习小组,免费,凭自愿兴趣。而你又会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每天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练习。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